Translate
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
威爾鋼
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
被忽略的23條職場潛規則
被忽略的23條職場潛規則,混職場也得有兩把刷子!!!
1、理想很重要,但比理想更重要的是利益。
在職場裡,絕大部分人都有理想,這也是人們重要的奮鬥目標。但如果真的把理想付諸現實,卻往往會死的很慘。
因為職場是一個交換利益的地方,老闆靠你賺錢,你用勞力換錢。一切活動的基礎都是利益。
只看重理想,而不明白利益重要性,這是絕大部分人被打擊的原因。
所以,想要在職場成功,你需要的不僅僅是"理想",更應該懂得"利益"。
2、表面是公義,心裡是生意,這才是職場的本質。
有些人表面大義凜然,永遠是有道理的那一方,可做起事情來卻從不吃虧。而更多的人表面占不了便宜,實際也是吃虧的那個。同樣都混在職場,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多呢?
因為一些人的名字叫"偽善"。他們表面是公義,心裡卻是生意,看清楚職場的本質是利益。我們不崇尚偽善,但這不妨礙偽善的存在。
與其讓我們被偽善的人害死,不如先讓自己偽善起來,至少能立於不敗之地。
3、待人以誠,但誠是有目標和尺度的。
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"待人以誠",不少人將此做為金科玉律,在什麼場合都用。即使是職場上,也待人誠懇。毫無疑問的,這些人到頭來都會碰一鼻子灰,甚至會惹禍上身。
老實人在職場總歸是吃虧的,就算你要待人以誠,必須有自己的尺度。而對人誠心,是應該有目的的,否則就是職場"爛好人",最後吃虧最多,口碑最差的依舊是你。
4、工作不會害你,只有人才會害你。
在職場裡,我們都會遇到工作的意外。譬如在升職競聘關鍵時刻,你卻要出差。譬如明明是能做好的事情,卻偏偏出了岔子。
實際上,我們做的是工作,但相處的卻是人。所有工作害人的事件,背後都有策劃和主謀。
必須要記住,在職場裡,工作本身是死的,不會害人,只有人才會害你。
5、做事要藏拙,做人要露怯。
仔細想想,你所認識的職場成功者是怎麼樣的?他們是不是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厲害,甚至到處都是缺點,好像你隨時都可以超越他們。
可在做事情上面,這些人又面面俱到,幾乎不露馬腳,讓人抓不到把柄。
職場裡生存,不是看你能做到多好,而是看你能活多久。所以做人要暴露缺點讓人不防備,做事要處處小心不被抓把柄。
6、上司誇你越多,你拿的好處就越少。
上司誇獎你並不是好事情,因為他們拿最廉價的口頭讚揚,取代了實質性的利益。很多上司不吝嗇嘴上讚揚,但卻把實際好處藏在自己的口袋裡。每次被誇,你就少了晉升和提升的機會。所以,千萬別被上司的花言巧語給騙了。
7、規劃要長遠,拿錢要及時
有過於短視的人,也有過於遠見的人。職場是隨機應變的藝術,絕不能用一種生活態度去對待。
對於職場生涯,必須要有遠見,因為規劃的不是你正在做的工作,而是你的人生。但在錢的問題上,必須要短視,能拿到手的儘量拿到手,只有落袋為安的才是你的錢。
要記得,人生是你的,可以長遠規劃。而錢是別人的,只有抓牢才能變成你的。
8、得罪人是有成本的。
職場中的大忌,就是被一時的情緒所控制,不由自主的去得罪人。任何職場高手,都是不露聲色,深不見底的。
原因實際很簡單,在職場上,得罪人是有成本的,你自以為不用怕別人,可以隨便得罪,但在這過程裡,卻已經支付出了成本。
因為職場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地方,你的同事也好、上司也好,與你都非親非故,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忍耐。當你得罪了他們,就算今天不還報,等到有天你犯在他們的手中,必然會狠狠的報復你。
在風水輪流轉的世界中,你能做到一輩子不犯在別人手裡麼?
9、在好上司手下做能臣,在壞上司手下做奸臣。
職場生存術千變萬化,不可從一而終。
永遠做好人,可能會令你成為壞上司的眼中釘肉中刺。永遠做奸臣又沒辦法得到好上司的信任重用。
能夠分清上司好壞,明白上司的需求,在好上司之下做能臣,在壞上司之下做奸臣,這才是職場的最高境界。
從古至今,所有權傾朝野的能臣,都是玩弄這套把戲的高手。
10、別人對你越壞,你要對人越好。
好人是可以得罪的,因為他們個性溫和,不會報復你。但壞人卻絕對不能得罪,他們睚眥必報,你得罪他們,必得十倍惡果。
"好人好報,壞人壞報"是一個願望,卻從來不會成真。防備壞人的方法,並不是處處小心,而是別人對你壞,你要對人好。
這不是"以德報怨",而是潛伏隱忍,一直等到你有足夠的力量反擊,才能讓壞人獲得他們應有的報應。
但在這之前,要多好就得表現的多好。
11、老闆對你講的道理,永遠都是對他有利的。
有些人把老闆的話奉若聖旨,但要明白,老闆做為一個人,他也有自己的職場利益。
所以,老闆說的話,當然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,是為了保障他的利益。
而勞資雙方的利益是對立的,老闆的利益就代表著你會失去什麼,聽老闆的話越多,你失去的也越多。
不是永遠不聽老闆的,而是要獨立思考,知道哪一句對自己有利,哪句對自己有害。
12、上司不會適應你,只有你去適應上司。
失敗者最喜歡推卸責任,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於環境,歸咎于上司和同事,覺得全世界都不適應自己。
然而在職場中,你權力有多大,就有多重要。一個毫無權力的人只是大海中的魚,只有魚去適應海洋,而沒有海適應魚的。
你想要生存,就只有適應上司,想要反著來,除非你能爬到上司頭上去。
13、埋頭苦幹包打天下,只會碰一鼻子的灰。
在職場中,人們最容易犯的基本錯誤,就是覺得職場是做事的地方。
職場是做事的地方麼?不對,職場是做人的地方。在職場中,人際關係重於工作能力,做人的要求大於做事的要求。
但很多新人不曉得這些,他們認為進入職場,唯一能做的就是埋頭幹活。
可是,埋頭幹活其實是職場中最簡單的事情,只要是個人就能這麼幹,毫無技術含量。想要成為職場的成功者,你除了埋頭幹活之外,必須要做點別的事情,否則,就只能碰一鼻子的灰。
14、身處一個複雜的環境不是你的錯,但怨天尤人卻是你的錯。
失敗者為自己尋找原因,通常有三個步驟,分別是"怨天"、"尤人"、"自憐"。將所有責任推卸給別人後,失敗者就可以渾身輕鬆的繼續失敗下去了。
但怨天尤人能夠讓一個人脫離失敗麼?它只會讓你在挫折裡越陷越深。
把責任都歸咎在自己身上,反思總結出辦法,這才是小人物職場求存的出路。
15、職場上沒有平白無故的好人。
職場的殘酷在於,我們自己不做濫好人,也不能相信職場中有平白無故的好人。
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利益而來,所有人都是圍繞著利益打轉。
大家不是朋友,而是敵人。
為什麼要平白無故的給你好處呢?在《潛伏》裡,只要有人突然來幫你忙,就一定是有後招的,這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利益陷阱。
任何天上掉下來的餡餅,都是有毒的。所有免費的午餐,都是陷阱。雖然不能百分百確信,但十中八九,已經足夠了。
16、越是好人升的越慢。人品越壞的人升的越快,所以別得罪他們。
在職場裡,越是好人升的越慢,人品壞的人卻像做直升飛機,為什麼呢?
因為人品壞的人,通常是阿諛奉承的小人,對著上司拍馬屁,幫上司幹私活多過公事。所以他們通常是上司優先推薦的對象。
對著老闆演戲,對著上司奉承,對著下屬壓制,這就是典型的職場小人。
但他們做的每一件事,都能夠令他們有好處,使他們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。
所以在職場中,壞人總是升的最快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
17、順境要給自己留後路,逆境反而要衝鋒向上。
有些人平時傻大膽,誰都敢得罪,什麼話都敢說,可到了關鍵時刻卻突然慫了,越是挫折越趴下,這種人向來不會有什麼成就。
職場潛伏者是平時說話謹慎,順境給自己留後路。關鍵時候潑辣敢幹,什麼都不怕。
雖然只是前後順序的之差,卻能讓結果有天壤之別。
18、你喜歡誰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誰對你有用。
你喜歡的人,通常是比你職務低,比你還不思進取的人。而你討厭的人,通常是你的上司,逼迫著你幹活的人。
這種喜惡對你的職場生涯有用麼?
職場不是一個可以自主選擇喜好的地方,因為職場給你薪水,買斷了你工作的時間,在這個時間內,你就不是本來的你,不應該有任何自我意識出發的喜好,你只能站在工作和利益的角度上來分析,自己應該怎麼做,不應愛怎麼做。
喜好從來都不是職場中判斷人的標準。只有利益才是你選擇職場夥伴的唯一標準。
19、上司說要給你的不一定會給你,要給你的不說也會給你。
上司說話不算數,是職場中最常見的現象,而且往往是越老實的人就越被騙,反倒是做事不賣力,只知道拍馬屁的人能拿到好處。
久而久之,我們就會發覺一個現象,上司說了要給你的,往往兌現不了,越是多次承諾拍胸脯保證的,越是不可能到手。
因為上司"說過的",對他們而言,就等於是"做過了"。這種"說",往往代表著"不兌現。"
20、公司利益並不代表你的利益。
公司利益,其實就是老闆的私人利益。做為一個小職員,你應該有自己的職場利益,而這兩種利益往往是相對立的。
譬如,老闆為了公司利益,最好員工能免費通宵加班。可對你來說,這就是侵犯了你的職場利益。
老闆的公司利益的最大表現,是多賺錢少發錢。而你的職場利益,是不管賺不賺錢,都要多發錢。
把老闆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,這是職場裡最大的忽悠。
21、上司的理想永遠和你無關,所以要有自己的計畫。
上司通常會用理想綁定的方式來控制下屬,把他個人的理想,轉換成集體理想,讓所有個人為同一個目標奮鬥。
但真正的共同目標是大家分享共同利益,如果公司賺錢後唯一獲利的就是老闆,項目成功後唯一升職的就是上司,那麼作為小員工的你,是為什麼在拼命呢?
上司的理想到底是不是你的理想,必須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獨立思考。
22、在職場上,沒有誰是完全靠真本事吃飯。
職場裡的每個人都是複雜的,所有人身上,都有不同的屬性。有的人背景硬靠山足,有的人會阿諛奉承,有的人能利用身體上位,有的人知道怎麼維護上司的利益。
你看到那些成功者都是在好好做事,但實際上,你看到的不過是一場台前大戲。
所有人在幕後,都會有小花招小動作,而正是這些你看不到的東西,才是他們決勝的法寶。
千萬別被表面虛華的東西迷惑,如果把一切都當成對方真本事,那你就是被忽悠了。
沒有人是真的靠本事吃飯的。
23、沒有不合理的職場,只有不合理的心態。
所有認為職場不合理的人,都是失敗者。而幾乎所有的成功者,都覺得一切都是合理的。
同樣的職場,對不同人而言就有這麼大的區別?
其實一切都是心態的問題。失敗者不能適應職場,所以把責任推卸給外部。而成功者抓住每一次機會,努力的適應職場,讓自己遊刃有餘。
想要在職場成功,靠的不只是技術,更重要的是心態。
沒有一個迎合世界,努力改變的心態,就永遠只能在自我的世界裡堅持自我。
這樣的人可以是很好的藝術家、很好的作家,卻不可能成為職場的成功者。
何去何從,自我選擇。
管理學十大定理
管理學十大定理!
一、彼得原理
每個組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職位、等級或階層的排列所組成,每個人都隸屬於其中的某個等級。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斯·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升的相關現象研究後,得出一個結論:在各種組織中,雇員總是趨向于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。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的原理。對一個組織而言,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,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,效率低下,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,發展停滯。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,不僅不是對本人的獎勵,反而使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,也給企業帶來損失。
二、酒與污水定律
酒與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,得到的是一桶污水;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,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。在任何組織裡,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,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。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,破壞總比建設容易。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,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。如果一個組織裡有這樣的一頭驢子,即使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,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。如果你的組織裡有這樣的一頭驢子,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,如果你無力這樣做,就應該把它拴起來。
三、木桶定律
水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,這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。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,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,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,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準。水桶定律與酒與污水定律不同,後者討論的是組織中的破壞力量,最短的木板卻是組織中有用的一個部分,只不過比其他部分差一些,你不能把它們當成爛蘋果扔掉。強弱只是相對而言的,無法消除,問題在於你容忍這種弱點到什麼程度,如果嚴重到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,你就不得不有所動作。
四、馬太效應
《新約·馬太福音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:一個國王遠行前,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,吩咐道:你們去做生意,等我回來時,再來見我。國王回來時,第一個僕人說:主人,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,我已賺了10錠。於是,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。第二個僕人報告:主人,你給我的一錠銀子,我已賺了5錠。於是,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。第三僕人報告說:主人,你給我的1錠銀子,我一直包在手帕裡,怕丟失,一直沒有拿出來。於是,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,說:凡是少的,就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過來。凡是多的,還要給他,叫他多多益善,這就是馬太效應,反應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,即贏家通吃。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,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,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。
五、零和遊戲原理
零和遊戲是指一項遊戲中,遊戲者有輸有贏,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,遊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,零和遊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,主要是因為人們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,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。但從零和遊戲走向雙贏,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,在合作中不要小聰明,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,要遵守遊戲規則,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,最終吃虧的還是合作者自己。
六、華盛頓合作規律
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,兩個人互相推諉,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。我們傳統的管理理論中,對合作研究得並不多,最直觀的反映就是,目前的大多數管理制度和行為都是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,而非利用組織提高人的效能。換言之,不妨說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得更好,而是避免內耗過多。
七、手錶定理
手錶定理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,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,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,卻無法確定。兩隻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,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。手錶定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,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,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,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,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,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同時指揮,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人無所適從。手錶定理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,每個人都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,否則,你的行為將陷於混亂。
八、不值得定律
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:不值得做的的事情,就不值得做好。選擇你所愛的,愛你所選擇的,才可能激發我們的鬥志,也可以心安理得。而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,則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,合理分配工作,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牽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,並在其完成時,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讚揚;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,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同工作;讓權力欲較強的職工,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。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,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,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。
九、蘑菇管理
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方法,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(不受重視的部門,或打雜跑腿的工作),澆上一頭大糞(無端的批評、指責、代人受過),任其自生自滅(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)。所以,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的這一段,從中盡可能汲取經驗,成熟起來,並樹立良好的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,是每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十、奧卡姆剃刀定律
12世紀,英國奧卡姆的威廉主張唯名論,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,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,應當被無情地剃除。他主張如無必要,勿增實體。這就是常說的奧卡姆剃刀。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脅,被認為是異端邪說,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。然而,並未損害這把刀的鋒利,相反,經過數百年的歲月,奧卡姆剃刀已被歷史磨得越來越快,並早已超載原來狹窄的領域,而具有廣泛、豐富、深刻的意義。奧卡姆剃刀定律在企業管理中可進一步演化為簡單與複雜定律: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,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。這個定律要求,我們在處理事情時,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實質,把握主流,解決最根本的問題,尤其要順應自然,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,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。
阿基師
我的網誌清單
-
-
美專家:人工智能发展上中國有一無可比擬優勢-2019-04-20 - 美專家:人工智能发展上中國有一無可比擬優勢-2019-04-20 https://yangwc.blogspot.com/2019/04/2019-04-20.html 日專家:AI駕駛競爭格局发生劇變 百度完勝谷歌 許多分析人士表示,即使來自西方的信息被切斷,中國企業和國防相关領域的研究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蓬勃...6 年前